gg

科创观察员以文理见长的复旦将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

发布时间:2024-04-27 10:44来源:东方网阅读量:9151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大四学生邹嘉文,最近正忙着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学生基金项目的论文撰写。去年复旦大学有15名学生入选该基金项目,邹嘉文是唯一来自新工科方向的本科生。他用人工智能模型辅助多孔材料的设计,使得40余个任务的预测精度平均提高了10%。

今年9月,复旦大学新工科“香农计划”将招收首批本科生,实施“一人一策”,并接轨国际核心课程。

新工科,究竟新在何处?以文理见长的复旦大学,将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

早些时候,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特别提到,新工科是直接孕育培植新质生产力的交叉学科,学校正在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其实,复旦大学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由来已久。2017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举行首次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

新工科不是传统工科专业的简单改造,而是全新的工科形态,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体现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工科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量。

从科学发现到技术生成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工科本质上是要加速科学链和技术链之间的连接。如果说生产力是果实,新工科就是果树,基础学科就是种子。

以前我们更多是把别人的果树嫁接过来,现在连引进果树都受到了限制。金力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在无人区、交叉点“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

解“果树之思”,必须有自己的“种子”。一旦解决了“种子”问题,底层逻辑就打通了,也就孕育了无限的可能性。这正是复旦大学发展新工科的根本考虑——基础学科发展的深度,决定了新工科发展的高度,也决定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速度。

新工科建设呼唤新的科研范式。近年来,“AI for Science”在复旦大学被频繁提及,不仅因为它是快速筛选“种子”的方式,更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同时它也拥有引爆产业创新核爆点的巨大潜能,有望在多领域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构建行业创新生态。为此,去年6月复旦大学上线了智能计算平台,这是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科学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

“当下,企业需要的人和高校培养的人并不完全匹配,这也促发了我们思考,如何造就‘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干细胞,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今年1月,为培养“干细胞式”人才,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复旦大学揭牌了四大“创新学院”——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

新在何处?“这不是简单的跨学科组合,而是紧扣未来产业的战略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设计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实践和试训给予了充分考虑,让学生在‘做中学’。”林伟说。

“创新学院”将基于已有的“2+X”人才培养体系,以“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为“两翼”,提供“X”个多元发展路径,全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深化与国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既有理科的基础,也有工科的动手能力,还能面向交叉领域,视野开阔,独当一面,这正是我们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林伟说。

今年9月,四大“创新学院”将各自招收首批本科生,同时启动招生的还有以信息论创立者命名的“香农计划”。该计划接轨国际核心课程,旨在培养领跑国际的新工科拔尖人才。入选“香农计划”的学生学习一年后自由选择,分别进入四大创新学院,实行“一人一策”培养方案。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一定是全链条的。”林伟介绍,这一链条的前端,可以追溯到“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对学术志趣的培养;后端则是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新工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坚,非常欣赏建筑学家路易斯·康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永远不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直到贝多芬创作了它。

“我觉得科技比音乐还要更能诠释这句话,现在是属于科技创新的‘第五交响曲’的时代,也是‘创新学院’最好的时代。”王坚说。

诚然,在“创新学院”成立之前,复旦大学对标服务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先后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医学攻关、人工智能三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这在全国高校是独一份。未来,这三大平台将成为“创新学院”试训基地之一。把校内力量链接到推动三大先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正是校企合作的“复旦打法”。

作为新工科关键人才的培养载体,“创新学院”折射出复旦大学以“非常规方式育非常之才”。

近年来,复旦大学与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分别共建了多个技术研发中心。这正是金力在全国“两会”上提及的“到头部企业身边办新工科”,打造“紧密型”创新共同体。

新工科建设的出口在于与企业深度融合,身处一线的企业最能感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校新工科建设全过程只有与市场主体保持频繁互动,方能增强引领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邹嘉文告诉记者,和他一样选择新工科方向的实验室同学占多数,有的打算和医疗、生物相结合,还有的筹划着和物理、化学相结合,“新工科未来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今日速递HOT
热门推荐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