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从阿尔卑斯山到珠江边的实验室:奥地利科学家开启双重热爱旅程|机遇湾区

发布时间:2024-06-12 03:21来源:证券之星阅读量:8634   

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发展规划都有很多种可能,来自奥地利的免疫学博士马蒂亚斯·霍赫格纳认为,自己至少有4种事业方向:“A计划是从事科研工作,B计划是给医药公司打工,C计划是在学校教书,D计划是做一个糕点师。”

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南沙,麦特兼顾着“AD”计划的双重热爱旅程。在工作中,他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简称“精准研究院”)的一名科学家,也是为同事们带来“星期一蛋糕”仪式感的大厨。在生活中,他还结交到了不少热爱厨艺的世界各地好友。

“为什么是南沙?”麦特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分享,“我当时在很多城市寻找机会,这里给了我一份最好的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这里。与奥地利相比,中国给我的感觉是一切都更大更快。而广州南沙的生活节奏会比其他中国城市稍慢一点,绿色的城市环境也更加舒适。”

A计划:与科学家跨学科合作,推进肺部疾病细胞基础研究

走进位于广东医谷南沙一园的精准研究院实验室,各类紧密排列的设备器材、严密隔离的实验房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前来采访的一群“不速之客”:“不能触摸”“不要倚靠”。麦特和同事们穿梭其中却是“如鱼得水”。

让麦特感到中国快节奏的还有高速运转的科研团队。在共享的实验平台上,往往同时有多个团队或独立或合作开展多项研究,经常是一项工作刚刚收尾,新的工作已迎面而来。研究院中的同事来自全国各地。麦特幽默地说,“奥地利与中国哈尔滨处在同一纬度,我在南沙生活中遇到的人个子都比较小,让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太显眼了。但是研究院里有不少北方人,比如来自内蒙古的研究生,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好多了。”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是由广州市政府、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合作设立的研究机构,目前围绕重大疾病精准防诊治研究,已设立4个研究所、8个研究中心和1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实验动物中心是目前南沙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动物实验平台。因此,这里的科研基础条件和研究方向,成为了吸引麦特的重要理由。

“几年前,我们都看到了肺部疾病是多么危险。但新冠病毒只是众多肺部疾病中的一种,还有像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纤维化这样的疾病,它们并不为人熟知,但实际上导致了更多人死亡。”麦特说。

麦特曾在奥地利长期从事免疫学和动物实验领域的研究。在精准研究院,他与遗传学、类器官与细胞培养等领域的同事组成跨学科团队,研究不同类型肺部炎症的发生机制。“炎症从本质上讲是有益的。我们的身体利用炎症来摧毁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但炎症也可能损害我们的器官,特别是当炎症失控时,例如暴发性炎症,或者导致持续多年低烧的慢性炎症。”

“我们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一起合作,希望获得新的见解,这可能带来肺部疾病新的治疗方法。”麦特话锋一转,说道,“基础研究只是提供知识,而另一些人负责利用这些知识去创造产品。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通常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才能运用到治疗中。这个过程很漫长,所以说,可能你需要很聪明,才可以成为科学家。但是当进入科学家这个领域,因为大家都很聪明,要想坚持并取得成功,需要一份能够长期面对失败和处理混乱的冷静心态。”

D计划:用厨艺收获“真爱”和朋友,在“快节奏”的中国找到“慢生活”

与麦特的A、B、C计划相比,D计划的事业道路令人意外。但是厨艺之于麦特,也是一份如科研一般严谨的热爱。

工作日的第一天总是需要花些时间调整进入状态,但是精准研究院的同事们却因为麦特的“星期一蛋糕”,对这一天的到来多了一份雀跃的期待。麦特一般在星期天做好蛋糕,然后第二天早上带来研究院,自己吃一块后将蛋糕留在办公室茶水间供同事分享,“大家喜欢在午饭后聚过来,喝茶、吃蛋糕,聊会儿天,再开始下午的工作。”

虽然采访日安排在了星期二,麦特专门为此调整了这周蛋糕的供应时间,让采访团队也得以品尝。麦特继承了祖母的厨艺天赋,更是在配方、手法、烘焙时间和火候等方面运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经过“科学烘焙”,蛋糕的蛋白糖霜表层焦香和脆度刚刚好,酸奶和奶油混制的夹心流层口味浓郁却不甜腻。一时间,办公室茶水间里的惊叹声连连不断。

也许正是因为美食和厨艺,科学家麦特成为了一个外向、幽默和好客的人。采访当天中午,麦特在公寓中用地道的希腊酸奶沙拉、芝士西红柿拼盘和意大利肉酱意面款待了笔者一行,夜晚更邀请大家加入了他与朋友在一间南沙“小众宝藏”西餐厅的聚会。

在他的厨房里,不仅有欧洲人惯常使用的厨具和西餐调料,还有章丘铁锅和辣椒面。而这些中式的厨房元素,来自这个家的女主人。麦特告诉记者,“做饭是我和妻子的共同爱好。其实她在欧洲读博士时,我们只是朋友。她毕业回中国之后,我们俩因为经常分享自己做的菜和甜点,然后我们就相爱了。”

如今,麦特的妻子在无锡工作,两人有时间会互相到对方的城市小住。虽然南沙的公寓只是暂住,但是充满了这对年轻夫妻许多的生活趣味——无所不能的厨房、两对整日吵闹的彩色鹦鹉、一间开满兰花的“科学家花房”。

“来到南沙,我们去过种满了荔枝树的黄山鲁公园,也常去广州市中心的白云山和华南热带植物园。”与南沙夏天的潮湿、炎热相比,麦特坦言,无锡的天气对他这个“北方人”来说更友好一些,但是来自摩洛哥的朋友则更适应这里的环境。

在南沙工作的外国人可以参加各种由政府和社会组织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麦特通过这些课程,逐渐融入了数字化便利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在晚餐聚会时,麦特饶有兴致地和朋友分享了最近文化活动了解的知识,“我很喜欢历史,划龙舟、包粽子和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都非常有趣,明天我也打算去看一场真正的龙舟比赛。”

“我正在努力地学习中文,但是进展缓慢。我也在学习普通话,但是这里的店主和司机都说广东话。”当得知普通话音调有四声,而广东话有九声,音调不同,语意也大不同,科学家的脸上露出了畏难的表情,但是他说,“但是我还是想学,我希望能够与我妻子的父母聊天。”

结语

在南沙,麦特无论是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都在快和慢之间找到了奇妙的平衡。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各地青年交流分享和共创机遇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湾区国际传播中心

策划|于晓娜

监制|娜迪娅 牛思远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境外运营统筹|黄燕淑

导演|朱景辉

摄制|甘俊 肖航 章启良

制片|朱景辉 时慧丽 李文婕

设计统筹|林军明

设计|郑嘉琪 陈珊

审校|陈晶晶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今日速递HOT
热门推荐HOT